太極拳介紹
 
其他太極拳資料
  • 陳式太極拳簡介
  • 陳式太極拳的起源
  • 陳式太極拳的特點
  • 太極說“法”
    - 陳正雷
  • 修練太極拳的
    要點與領悟 - 陳國華
  • 陳式太極拳的
    三步學習法
  • 陳式太極拳主要
    套路介紹
  • 陳式太極拳老架 /
    新架招式
  • 招式
 
陳式太極拳主要套路介紹
 
現在陳氏太極拳所練的拳械套路主要有: 老架一、二路, 新架一路、二路、小架一、二路, 五種推手法、太極單刀、雙刀、單劍、雙鐧、梨花槍夾白猿棍、春秋大刀、三杆、八杆、十三杆等。其中拳術套路從風格上, 技擊應用上, 仍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傳統風格。如身體姿勢均要求虛領頂勁, 立身中正, 鬆肩沉肘, 含胸塌腰, 屈膝鬆胯, 周身安舒。在運動路線上均要求弧形運轉, 節節貫穿, 上下相隨。 在技擊上, 強調在 “捨己從人”的前提下, 求得以靜制動, 以柔克剛。
 
 
各種拳術套路特色之處與練習動作要領簡要介紹如下:
 
老架一路
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架勢舒展大方, 步法輕靈穩健, 身法中正自然, 內勁統領全身, 以纏絲勁為核心, 動作以腰為軸, 節節貫串, 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, 一靜百骸皆靜, 運動如行雲流水, 連綿不斷, 發勁時鬆活彈抖, 完整一氣。

陳式老架一路練習時要求: 虛領頂勁, 立身中正, 鬆肩沉, 含胸塌腰, 心氣下降, 呼吸自然, 鬆胯屈膝, 襠勁開圓, 虛實分明, 上下相隨, 剛柔相濟, 快慢相間: 外形走弧線, 內勁周螺旋, 以身領手, 以腰為軸, 纏繞圓轉, 逐漸產生一種似柔非柔, 似剛非剛, 極為沉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, 如棉花裏鐵, 外柔內剛。 整套拳没有平面, 没有直線, 没有斷續處, 没有凹凸處, 没有抽扯之形, 没有提拔之意, 渾然一圓, 方為合格。
 

老架二路
陳式老架二路以剛為主, 剛中寓柔, 閃展騰挪, 竄蹦跳躍, 鬆活彈抖, 震足發勁, 完整一氣。有蛟龍出海, 怪蟒出洞之氣魄、猛虎下山, 雄獅抖毛之神威。

練習二路拳應在練好一路拳的基礎上, 去僵求柔, 達到周身相隨, 內外結合, 放鬆沉穩, 勁力完整, 呼吸與動作協調一致的階段後方能練習, 並要體現出二路拳以手領勁, 手領身隨步法活, 根穩勁整精神足的要求。

 

新架一路
陳式新架一路是在傳統拳路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旋腕轉膀, 胸腰折叠, 鬆活彈抖的動作, 突出了纏絲勁的鍛煉, 從而縮短了達到太極拳高級境界的練功時間。

新架一路的動作柔多剛少, 以 “掤、捊、擠、按” 四正勁的運用為主, 以 “采、挒、肘、靠”的四隅手的運用為輔。用力方法以纏絲勁的鍛鍊為主, 發勁為輔。動作力求順隨, 以化勁為基礎, 在外形上具有柔、緩、躍的特色。

 

新架二路
陳式太極拳新架二路 (炮捶) 動作複雜, 急速緊湊, 動作力求剛勁有力, 快速迅猛, 著重彈性勁的鍛鍊。

新架二路的動作剛多柔少, 用勁以 “采挒肘靠” 為主, 以 “掤捊擠按” 為輔; 以剛發勁為主, 竄蹦跳躍, 騰挪閃展, 震足發勁。 在外形上具有快、剛、猛的特點。

 

太極推手
陳式太極推手, 就是兩個人搭手, 相互纏繞, 根據太極拳沾粘相隨, 鬆活彈抖, 不丟不頂, 圓轉自如, 避實就虛, 恃巧不恃力的原則, 將抓、拿、摔、踼、打等基本擊法熔為一爐, 運用掤、捊、擠、按、采、挒、肘、靠等來練習全身皮膚觸覺的靈敏性, 以達到人不知我, 我獨知人, 意在人先, 乘勢借力, 克敵制勝為目的的一種練習高超技擊技能的方法。

陳式太極推手有挽手、定步推手、進一退一、大捊、亂采花等五種推手方法。

 
 
陳正雷大師 | 總會簡介 | 太極拳介紹 | 師傅介紹 | 太極影片 | 課程時間表 | 最新消息 | 聯絡我們
Copyright © 2009. 香港陳式太極拳總會.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      服務提供:BeamStyle Web Design